在香港循環再造

循環再造(Recycling)是眾所周知的「3 Rs」中的第三個R,在解決方案層級中緊接著減少使用(Reduce)和重複使用(Reuse)。 這不是徹底解決全球塑膠污染問題的方法,但仍是一個重要的行動,因為考慮到石油開採和塑膠生產的危害,循環再造幫助減少製造全新產品所需的原始塑膠量。這同時減少了化石燃料的使用,因為它們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資源。

 

循環再造是指「重新處理,通過生產過程,將已使用過的…物料再加工成為產品、產品的組件或作為次要(再生)原材料;但不包括恢復能源和將產品用作燃料。」

艾倫·麥克阿瑟基金會

新界元朗的塑膠收集及分類設施

捆綁好的混合塑膠廢物

循環再造的挑戰

當中國於2013年發起「綠籬行動」,特別是當他們在2018年採取「國門利劍」政策時,全球循環再造的挑戰變得顯而易見。世界上有一半的回收塑膠一直以來都是運往中國,而香港也主要依靠中國來處理塑膠和其他回收物料。

從香港的歷史上看,大部分進行「循環再造」的企業與在香港收集回收物料的工作沒有多大關係。他們從其他國家進口回收物料,然後將其出口,而這些物料在香港只進行過很少的加工或甚至沒有進行過加工。在香港收集的回收物料主要打包後再出口到其他地方(主要在中國)進行處理。

自2018年以來,中國禁止了許多回收物料的進口,而本地的塑膠「回收」亦有所發展,包括將少量本地物料加工成次要原料,例如塑膠薄片或膠粒。但在香港收集到的廢物仍然很少會以這樣的方式處理,大多數的物料仍繼續出口到其他國家,因為它們通常都被認為分類不夠好、清潔程度不足或數量不足而無法在本地回收。

綠籬行動

在2013年2月,中國實施了「綠籬行動」。中國對進口的廢料進行了更嚴格的審查,目的是減少進口受污染的可回收物和廢物的數量。實際上,「綠籬行動」是為了執行2006年和2010年通過的進口法規。

國門利劍

這是中國最新、最嚴格的規定,針對進口作為原料的固體廢物,中國於2018年1月頒佈的「國門利劍」政策禁止了大多數用於中國回收加工商的塑膠和其他物料的進口。在過去的25年中,中國的加工商處理了全球近一半的回收廢物。該政策禁止各種類型的塑膠、紙張和其他固體廢物,並對加工商的污染排放制定了嚴格的限制。

塑膠的種類

 

塑膠通常透印有塑膠材料編碼來辨識它的類型,這可以幫助你確定它可否在你的地區進行回收。

儘管所有塑膠都具有可循環再造的潛力,但這需要有足夠的數量以減省加工的成本,並且必須有對這種再生塑膠的需求。

由於石油價格低廉,利用原生塑膠而不是再生塑膠去製造新產品可能會更便宜。因此,對這種低價值塑膠的需求都下降了。

香港的塑膠回收業

大多數在香港的設施規模都很小,主要依靠人手沿傳送帶進行分類。香港沒有任何典型的物料回收設施。物料回收設施在其他處理混合回收物的發達國家中可以找到。在香港為數不多的高科技塑膠回收系統只能處理塑膠,而不能處理混合廢物,而有些系統可以一次分類多達三種類型的塑膠。

(以下短片於2016年9月拍攝)

未從分類傳送帶上取走的塑膠最終會進入香港的垃圾堆填區。

基於衛生和安全的原因,裝在袋裡的塑膠不會被清空和分類,塑膠必須是鬆散的。

回收物料經常受到有害物質的污染,例如尿布!

在香港製造膠粒(2018年3月30日)

這部機器利用透明的LDPE塑膠薄膜製成再生膠粒,過程好像把麵條切成大米狀。它將透明薄膜在裁切機中切成小塊,然後將其送入傳送帶。進入加熱室融化,並以意大利粉的形狀推出至另一端。將塑膠串送入水中進行冷卻和凝固,然後進入最後階段,將其切成細小的塑膠「大米」狀的膠粒。收集到的的膠粒會泵入一個大型的運輸袋中,準備出售。

在香港甚麼地方可以進行回收?甚麼可以回收?

 

根據香港減廢網站,你可以在全香港的街頭回收箱中回收以下物品:

  • 紙張 – 報紙、書籍和雜誌;辦公用紙;紙皮(紙箱)
  • 塑膠 – 飲品樽和個人護理用品容器
  • 金屬 – 鐵/鋁罐、奶粉罐、廚具、食物容器
  • 玻璃 – 樽及容器;不包括燈泡、廚具、窗等

私人住宅、屋苑、辦公大樓、購物中心等也促進了紙張、金屬、塑膠的回收,以及有時帶有獨立回收箱的玻璃回收。這些回收箱由合約廢物管理公司管理,請與大廈管理部門聯繫,以了解他們接受的回收物料。

回收特殊物品

我們必須擺脫「希望它能回收」的想法。有些物品只有運到特殊的加工廠才能回收, 如果將這些物品放入普通的回收物品收集分流中,無論你多麼希望它都不會循環再造!

綠在區區

香港有八個地區設有綠在區區,市民可以在該處回收1、2、4和5號的塑膠以及紙張、紙包飲品盒、金屬、電器、玻璃瓶、熒光燈和燈管、可充電電池等。他們還會舉辦衣物、書籍和其他物品的換購活動,並在其社區內提供流動教育和回收站。每個地區最終都將擁有自己的綠在區區。

社區回收中心

香港各地設有政府資助的社區回收中心,讓市民以回收物品換取紀念品和日用品。他們接受玻璃樽和容器、小型的廢棄電器和電子設備以及塑膠廢物。香港的非政府組織也有許多收集點,收集類似的物品。可在這裡找到距離你最近的回收中心,但請務必與他們確認營業時間以及所收集物品的詳細資料。

快閃回收站

這些每月或每兩週收集一次塑膠的活動是由民間主導,在香港各地單獨建立,以應對政府主導的回收體係不足的情況,回收的塑膠包括發泡膠(#6)和紙包飲品盒。回收時,按物料的類型進行正確分類,組織者確保將其運送到適當的回收商進行處理。 這些回收站的主要目標是教育,不僅是關於可回收塑膠的類型,而且最重要的是教育公眾有關減少塑膠使用的必要。請與最相近的快閃回收站聯繫,以了解它們將接受什麼回收物。

愉景灣社區回收日

由無塑海洋及DB Green 合辦的每月回收活動。

欲了解可收集物料類別及時間, 請點擊此處

在2019年,香港的回收能力又更進一步。喵坊是一間紙品加工廠,專注於多層紙質容器,例如紙包飲品盒和咖啡杯。由於多層紙質物料可包括紙、塑膠和鋁製,因此無法與其他紙製產品一起加工處理。

工廠每天可以處理10噸物料,在2018年,每天已有67噸被送往垃圾堆填區,這設施不足以處理香港使用的所有紙包飲品盒,但可以回收用於這些物品的寶貴紙張。加工並不困難,反而收集的過程困難重重。收集的紙盒必須是乾淨的,並且必須把它們完全剪開、清洗和晾乾,並取下蓋和膠嘴。除了收集方面具挑戰,大眾亦不能將這些物品放在任何普通的回收箱中。有指定的收集點,例如位於公共和私人區域的專門設計收集箱,亦有每日或每月的收集選擇。你可在收集點的地圖上找到離你最近的位置,或可以將乾淨的物料直接送到元朗的工廠。

回收紙包飲品盒指南

別忘了取下蓋和膠嘴!

喵坊為學校和團體提供設施的導覽。欲了解更多信息,請電郵至[email protected]

你知道嗎?

 

從都市固體廢物中收集到的塑膠廢物很少被分流回收。

2018年收集的919,000噸廢塑膠中,僅回收了64,200噸的塑膠作循環再造。

93%的廢塑膠被運往垃圾堆填區!

你知道嗎?

 

自從中國在2018年實施了《國門利劍》政策,PET塑膠樽的回收量從2017年的3656噸下降至115噸!

你知道嗎?

 

你可以在香港回收乾淨的紙包飲品盒和即棄咖啡杯,但它們不能與紙或塑膠一起放入普通的回收箱。

必須將它們送到綠在區區或特殊的快閃回收站,或直接送到喵坊的回收工廠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