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常解決方案
2019冠狀病毒注意事項
2019冠狀病毒徹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、社交距離、工作和運動模式。 基於保障社區以及個人健康最為重要,很多地方都必須戴上個人防護裝備以保障個人以及他人的利益。
全球性大量生產一次性即棄產品,例如口罩、手套、樽裝消毒搓手液以及濕紙巾,廢物亦因而大大增加。
我們正面對將健康危機轉化為環境危機的風險。 海上、沙灘、街道甚或行山徑當中均發現到即棄口罩、手套及濕紙巾等一次性產品被棄置的蹤影。 我們的確需要保障自己的安全和健康,但與此同時也要注意我們每天製造的垃圾和浪費。
如果香港每個人每天都配戴一個即棄口罩,我們每月就會耗用二億二千五百萬個口罩了。
三個方法解決2019冠狀病毒造成的廢物
- 配戴可重用口罩並定期清洗口罩。
- 使用肥皂和清水清潔雙手。
- 購買大支裝的消毒搓手液並在有需要的時候補充散裝的小瓶。
請按以下連結查閱更多有關安全的資訊及指引
我們現在沒有收集有關使用口罩的數據。 請按以下按鈕查閱我們的問卷。
請隨便複製及使用我們的問卷。
重複一個小小的改變 定能得到大大的改善
由於受2019冠狀病毒影響,外賣用品的棄置量比上年多出2.2倍(這些數據是於最近延長禁堂食和限聚令前所得)。 回想一下當自己買一杯外賣咖啡、一瓶樽裝水、一條巧克力棒或是一包包外賣壽司的山葵? 用膠袋包裝的即棄餐具或即棄膠杯裝水果又該怎麼辦呢? 那麼裝著沙冰、雪泥或奶昔而來的塑膠杯蓋和膠飲管有該如何處理? 這些小抉擇加起來往往造成一大堆廢物。
只要我們早一點計劃和選擇使用可再用的物品取代即棄物品,
這些即棄的塑膠廢物其實是可以避免的。
作為消費者,我們有能力選擇如何消費,從而向公司或商舖反映信息。 公司或商舖亦可以選擇改變產品的包裝。 當消費者好好利用他們選擇的權力,他們就可以向公司或商舖反映強而有力的信息。
大力支持以減廢行動為先以及努力減少環境污染的公司和商舖。
衛生專家同意在疫情期間,使用可重用物品是安全的。
超過120名科學家、學者和來自18個國家的醫生亦聯署簽了一份聲明,作出保證,讓消費者放心於疫情期間透過基本衛生和清潔,安全使用可再用物品。
透過無接觸技術,消費者可以在不產生即棄垃圾的同時,享用到外賣食品和飲品。
學習如何簡單跟隨/建議咖啡店使用零接觸技術,請觀看以下有關「零接觸咖啡」的影片。 如果餐廳不允許您使用自己的器皿,您可以建議餐廳將食物放到可清洗的碟上,然後您再放進自己的器皿中。
影片來源: City to Sea
向膠飲管說不
香港一個沙灘清潔活動中,於200支飲管內有一半飲管有明顯被魚咬過的痕跡。 每一件塑膠都很重要。
無塑海洋 - 無塑生活清單
接下來您還可以?
現在我們希望您可以在光顧咖啡室、餐廳或其他商店時,為減少浪費發聲,大力宣傳減少浪費減少塑膠行動。